第四部 文體賞識 編序 D—2
寫作風格期
方塊雜文
一、“雜文”是什麽?
1、
雜文屬散文的一種。以說明、遠意爲主。
2、
內容無所不包;不失生活範圍,社會傳真。
3、
是個人主觀的看法。
4、
講求言之有物,表現範圍最廣,有廣大的讀者群。
5、
不屬抒情,不是勵志,不說生硬道理的文字就是雜文。
6、
文字不宜多,一千字以內的,往往歸屬方塊。
7、
以談天方式來達意爲多,有時有“連續性”或“主題式的”筆談出現。
8、
雜文中涵蓋了五味雜陳、像社會的管家婆,但不是婆婆媽媽,雜亂無章的述說。
9、
雜文對社會實質貢獻,大於文學的造詣,內文不必過份修飾詞藻的精致、華麗。
10、
寫雜文的人,必是有話要說,有滿腔的愛要還諸社會,一心想貢獻社會,推動社會的進步,繁榮,和和諧。
二、國內有哪些“雜文”名家?他們有何不同特色?
1、
丹扉——寫生活情趣,筆調詼諧。
2、
夏元瑜——寫人與物、重掌故。
3、
王幫雄——用哲學思想寫社會面面觀及社會問題。
4、
顔元叔——走學術引領、觀念批判的路線。
5、
柏楊——諷刺並批判社會。
6、
王鼎鈞——重人生哲理啓示。
7、
吳言——閒話。
8、
亮軒——從小處著手。
三、一篇成功的“雜文”,具有哪些基本條件?
1、
要言之有物,不空談,合情合理。
2、
選材切合時代需要,內容對社會有實質貢獻。
3、
無論理直氣壯,或溫柔敦厚,就是用反諷的筆調;也要令人讀來心悅誠服,拍案叫絕。
4、
雖然在文詞上,不刻意雕琢,也不賣弄技巧,但也應講求達意的藝術。
5、
文中感覺作者用心在形式的創意,說動人心。
6、
能因本文激起社會全面的檢討或反響,促進社會的進步和成長。
7、
往往是一個小事件,小故事,卻能窺見社會百相,有大啓示之功。
8、
從幽默、詼諧、嘲諷中釋出是非,從言語中悟出真理。
9、
針針見血,令人信服,扣人心扉。
10、
給人帶來新知,新觀念,新人生,新生活。
四、國內各報有哪些方塊、專欄,它的標頭是什麽?
1、
中央日報——玻璃墊上(方塊)。
2、
中國時報——“紙上花園”(專欄)。
3、
聯合報——“煮石集”(專欄)。
4、
中華日報——“快筆速寫”(方塊)。
5、
青年日報——“本報專欄”。
6、
大華日報——“燈下漫談”、“生活觸角”(方塊)。
7、
國語日報——“燈塔”(方塊)。
8、
臺灣新生報——“長短調”(方塊)。
五、“方塊”文章內容特色是些什麽?
1、
哲學觀。
2、
歷史觀。
3、
生活觀。
4、
人性各層面剖析。
5、
心理建設。
6、
領導人們通往更高生活層次。
7、
針對熱門問題辨是非。
8、
專論社會各層面的人、事、物、景。
六、“群體討論”的問題:
1、
從各報中剪下“方塊”與“雜文”數篇,分析它們的異同。
2、
“雜文”在文學與社會上有何價值與貢獻?
3、
請同學各人朗讀一篇不同的雜文。
4、
比較一下國內“雜文”名家有何特殊的風格與內涵?
5、
以您的閱讀面,您認爲有哪些雜文專家?請談談他的風格。
6、
丹扉與柏楊的雜文您喜愛嗎?爲什麽?
7、
“雜文”反映了各層面人的心聲與生活傳真,並輔導“社會”踏上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