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甩出自己 陳安平
(宏宏的甩竿),不但是一部談孩子教育的佳作,也正是一部敘述現代中小企業的辛酸史。 雖然,其中占的部分不多,作者也未曾大事渲染的為這份『辛酸』動太多筆墨,但是,讓一個創過業的人來看這部作品,相信會從中得到一些共鳴與啟示。 今日的社會確實是這樣的;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必然希望自己創業; 創業,就要有條件。 首先,要有『取之不盡』的體力(這是不眠不休、物競生存最激烈的事業)。 第二,要有『求新求變』的頭腦;一個創業的人,一定不會是一個死腦筋的人。要知『按牌理出牌』的人,只會跟著傳統腳印走,早晚被他人深算了去。 因此,商場如戰場,每天都在接受新的挑戰;工廠像時鐘,工作不能停擺,工人不能停工,沒有新產品,就要被淘汰。所以,一些先進國家,從事輕重工業、尖端科技,都必須引用一些創造人才,做為該企業的研究發展智囊團,專門為新的產品動腦筋以外,並解決突發性的疑難雜症,他們的待遇優厚,地位崇高,受到員工們的敬重,更是工廠中的靈魂人物,而選用這種人才,是看創意而不看文憑。 第三,要有雄厚的資金;在這個經濟不景氣的今天,自己的企業縱然穩如泰山,卻不能擔保跟自己有業務往來的機關、團體、公司會不出問題,因此,不怕別人倒自己,才能夠永遠守業下去,不然,必是隨時都有風險的隱憂。 第四,要能知人善用,使屬下人才,發揮他們的專長;抱著替國家培養人才的大志,就要有寬廣的肚量與胸襟,和獨具的慧眼。 像宏宏這樣一個孩子,是一般主管都不屑于用他的,尤其他的那種我行我素,不把老闆捧在上位的行為,真像是書中的那條從魚缸中跳出來想自殺的小石斑魚一樣。可是,宏宏的潛能終於被引發出來,除了要感謝知人善用的老闆與老闆娘,同時,也要慶倖宏宏的耳朵有些故障(是不幸,也能說是幸),以致對外界的事物不大關心,從小能比別人更深入的去思考一些自設的問題,也因他不能接受團體教育,所以,他的思想是活潑的,屬於創造性的。 以我個人創業的體驗,深深覺得未來的社會競爭會更加的激烈。一個沒有應變能力,沒有創造性頭腦的人,恐怕就難以應付這樣一個多元化的社會。 而目前的學校與家庭教育,仍未打破重知識的觀念,尚未積極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的能力,自然失業的人員會越來越多了。我個人認為,將來失業的人很可能是最先被時代的淘汰者;因為,據我所知,現在也有許多工作苦於找不到適當的人才,而某種人才卻又出爐過多,形成了人才浪費,競爭自然就激烈了,尤其是一些成績差的,能力較弱的,既不能占高位,屈就於較基層的工作。失業率怎不日漸偏高? 宏宏的心智雖然不成熟,但不能抹殺了他的創造力,如果,他肯繼續的磨練下去,『時間』能給他很大的幫助。 『廿年』,我們看到了他的人生起點,何不再等他廿年?他總能把自己甩出一條路來,勇敢的活出自己!而這條路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有沒有釣到『魚』?讓我們一起來指日而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