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孤獨 陸達誠
文字是表達系統的符號之一。作者通過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情意,表達自己對內外世界的領會。 既然是表達符號,當然不是無的放矢,不應改為空穴來聲,它像語言樣一樣,是有指向的。寫文字都有希望有人讀,有人感受,有人共鳴;就是說,巴不得文字二端 ~ 作者和讀者 ~ 都是有心人,巴不得文字能同語言一樣能發揮雙向的運作,讓作者也能夠變成品評自己文章的 文字的讀者。 然而這樣的可能性少之又少,偶然有之而能寫得入木,能觸動讀者的更是罕見。因此從事文字製作者似乎注定要忍受孤獨。 言語也是表達系統的符號,他卻比文字幸運得多。言語一般說來都是當場的,直接的, 講者和聽者處在同一個時空間之中。聽者在聽時不單解單意,並且直接者的心靈碰觸到讀者的心靈和情緒。在言語中, 意義尚未接受抽象的厄運,他與活潑的生命尚結合在一起,這是文字的原始狀態,不是客觀性的,也沒有冷漠感。 文字與語言不同。作者構思與運筆之 際,讀者不在他的前面,他不認識他這位未來的讀者,可是他卻應該把自己內心最深刻的最美好的一份,公諸於這些陌生人,似乎他們已是他們的朋友。作者用來表達自己意念的符號都是現成的。有時候,這些符號並不能配合他的思想,所以作者常有辭不達意的感受。文字是傳統的創造,不是個人的創造。 如何通過這些具有客觀的普遍性的符號, 來表達最屬於個人的情緒和觀念呢?這真是一套既難的學問; 作者必須能熟悉文字的本質,才能活用文字,使自己的思想通過文字取得客觀的形式,終能夠超越時空的限制,而成為人類文化的瑰寶。 作者在消融經驗與文字之刻,他在努力尋找的是表達自己的有效方法,然而他努力的結果,並不保証他會與他的讀者溝通。一般而論,作者極少認識讀者; 他不知道誰會讀他的文章,不知道有多少人會讀,讀後而感動,甚至於震撼。作者一旦交出自己的文章,就像把紙鳶放手一樣,任紙鳶遠飛高翔,永不回來。如此說來,每篇文章都是作者白白的自我贈與,不求回饋,他所發的聲音真可為< 空穴之聲>。 當然,好的文章是會有反應的,但是這樣的情形實在太少了。作者聽到讀者的迴響,簡直視之為稀世的珍品,意外的驚喜。 因為受開卷得益之惠,而能夠通過各種管道,向作者表示感忱的人,實在太少了,這樣就使作者喪失了無數次喜悅的機會。在我們這個時代,沒有符號的心波的傳遞效果還是很低微的。所以我們可以說,大概而論,作者是很孤獨的。 然而作者並不以為然,他還是要寫,還是要表達,還要用文字把鬱結於心頭的概念, 形誌於外。這時候,作者寫文章不再要求溝通,而是為了表達一份真知和真情,表達完成了,撰寫的目的也完成了。 作者在這種情形中變成了< 真理的工具 >,真理 通過他的思想,情感及對文字的素養來表現自己,這是真理尋求客觀性的自我呈現的一環,是真理自己要與廣大的讀者溝通, 而先與某一個作者溝通的。真理是主角,作者是配角。配角讓位與主角時,才不會發生錯誤。作品注定要超越作者而屬於文化。 作者在交出作品時也交出了作品所有權人,對此不加以過問。這讓真理的內容本身與讀者交流,自己是隱退到幕後,成為不出面的 < 無名氏 >。 當真理找到這樣一位有識之士的時候,文字就會透過後者的筆觸,一次又一次地讓他描繪自己。作者實在不孤獨,因為真理與他同在,他在流瀉真理。 最後晚餐時,耶穌拿著餅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 " 這就是我的身體,將為眾人而犧牲,你們大家拿去吃吧!" 當我們拿起作品來品嚐,來餵養自己心靈的時刻,請勿忘對文學工作者懷一顆感恩的心 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