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五月天
--
陸達誠-
梁啟超的孫子梁從誡最近來到了台灣,一面為出版他母親林徽音的文集,一面對電視劇(人間四月天)中所呈現的林徽音的不實形相有所澄清,要「還林徽音一個公道」(聯合報五月十日)。
梁從誡也為徐志摩平反,說他並不像劇中因「林徽音不愛他就要死要活的」,卻在失戀時刻給在國外的金岳霖寫信,要他快快回國一起辦一本英文「全球季刊」,發出中國知識分子的聲音。
梁先生並引他母親的話說:徐志摩心目中的林徽音並不是真正的林徽音,而是浪漫思維中想像的林徽音。
這陣子林徽音旋風隨著「人間四月天」吹到了寶島,文藝界人士好像中了邪,對該劇中的角色討論不完,尤其鍾情周迅演的徽徽。
明知劇本不是真實,好像油畫不像照片,但畫中之人物往往比照片更具吸引力。
導演丁亞民把周迅雕塑成一座可在觀眾心中永存的女神之像。
藝術之價值不在於其符合客觀之真實與否,它本身自有其價值的判準。
對大部分觀眾來說,周迅演的徽徽比「真實」的林徽音更親切逼真。
符號或象徵是再創造和再呈現,其中有新的解讀,揭發出新的內容,不必肖似原版。
電視劇「人間四月天」中的林徽音既不是她兒子認識的母親,也不是徐志摩心目中的理想配偶,卻是一個成功的藝術品,留給我人一個無法抹滅的印象。
徽徽足以成為新人類之最愛的代名詞。 五月是聖母月,聖母是耶穌的母親,我們認識的聖母是否與耶穌認識的母親完全相同呢?我們可以大膽地說:
非常不同,但也可以說非常相同。
耶穌的母親是鄉村女子,過著簡單的農村生活,沒有十二顆星圍在頭頂上,也不披太陽不踏月亮,更無升天時那種榮華氣象。
天主教加上露得和法蒂瑪等修飾,使聖母與原始的瑪利亞大不一樣。
但是這是耶穌陪伴我們一起經驗到的。這位聖母是天主自己塑造的藝術品,極盡天地之美,可說是一切女性美的終極典型。我們每人可以解讀,而獲得不全相同的印象,我心目中的聖母究竟像不像二千年前生育耶穌的瑪利亞,為我並不重要。我心中的聖母是我與聖母密切關係的成果,我也不可能把她如此地公諸世人。
五月另一件大事是新總統就職大典,阿扁宣誓當了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阿扁的就職演說鏗鏘有力,充分顯示了一位重視民意的領袖性格。他把民眾的意願看在個人和政黨的意願之上。雖然出身於主張獨立的民進黨,卻在當選總統之後,清楚表明超黨派的立場,一切以民意為依歸。
居住在台灣的二千三百萬同胞,對阿扁的演說都會給予高分,他的話代表了台灣居民的普遍意願,他真可稱為「台灣之子」。阿扁的作為是否與從前抗爭的阿扁不同了,或許是,但這「不同」是好的發展,因為他願意依照大多選民的意願行事,可以說:總統阿扁是更真實的阿扁。
至於這位「台灣之子」是否有一天會變成「中國之子」,並以「中國之子」自居呢?筆者認這是可能的事,不過有二個條件,一是大陸施行自由民主的政治,二是大陸對台灣的人民有恩情的表現。那一天,台灣的全體人民都會樂意成為「中國之子(女)」了。
c copyright 2001 by Taipei Ricci
Institute
六月台北天
陸達誠 社論
台灣缺水好久之後,終於在大部份地區降下了甘霖,若干地區甚至豪雨成災,有些水庫要放水,因為該區所得的雨水超過需要量。
這些地區真使台北人羨慕,因為台北水庫的水位一直下降,家 家還要節水過日子呢! 聽說有位牧師在主日作禮拜時向會眾報告:下午二點大家齊來教堂求雨。下午二點果真來了不少人,約一、二佰人吧。牧師出來了,招呼大家之後,仔細地向會眾掃了一眼,見到只有一個教友帶傘,就向大家說:
「算了,大家回去吧,求雨求不到的啦,因為奇蹟不會出現在沒有信德的人身上的。」
不知道台北天主教在這段缺水的日子裡,有沒有認真的求過雨?
台北教友算不算缺乏信德?
或太「爾旨遵行」而放棄禱告的意願?
或想 : 反正別人一定在求,缺我一個無妨?
或想很快就要下了,不求也會下?
或見水管一直出水,大概問題不嚴重…
總之,沒有求…,至少沒有認真的求。
有一位在輔大宗教系教<宗教心理學>的神父某日向學生說:
「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今天晚上會下雨」。
學生中大部份不是教友,因老師是神父,都不懷疑當夜下雨的可能性。
結果當天不但不下雨,還把好天氣延續下去。到下週同一天,老師又來上課時,他居然還記得上週的話題,就問學生說:
「上週我說了什麼?」學生說:「會下雨。」
老師問:「下了雨沒有?」學生大聲一致回答:「沒有。」
老師不慌不忙地說:「有!但不在台北而矣!」
哇塞,這樣的老師! 大概台北的教友祈禱時太有愛德,所以不單獨的只為台北求,而是為普天下眾蒼生求雨,結果那些不需要雨的地方,普降甘霖,甚至到泛濫的地步,而缺水的台北還鬧水荒,哀哉!
既然台灣大部份地區都已不缺水,台北人不能不再自救。大台北教友應該正視台北缺水的事實,聯合各堂區作大型求雨祈禱,並配合守齋克己,以邀得上主垂聽。
在可能範圍中,還可邀請基督教和其他友教兄弟姐妹一起舉行跨宗教的大台北地區的求雨祈禱大會,相信一定更能蒙主垂聽。
因為多次天主先要考驗人的信德,然後賜人恩惠,這樣人才會知恩、惜恩、謝恩,且增強與天主間的親密關係。如果上面所說的牧師帶領會眾祈雨時,一、二百個教友都在酷陽下帶了雨具來求雨,可能大雨早已傾盆而降了。
不過,無論如何,為大台北地區祈雨的祈禱不能再拖了,不能讓台北人等到水庫只存一滴水時才跳腳。
後記:如果本文刊出時,大台北已成澤國,就把它當篇笑話讀之。但我人仍需感謝天主給大台北賜雨之恩,因為天主提前回應了我們的懇求意願,使我人在「大求」前先得之。
|
@ 品茗之後 @
請寫下您的觸動
感覺 想法 疑問 聯想 與心得 建議 作相互分享交流
::::::::::::::::::::::::::::::::::::::請按一下留言或分享:::::::::::::::::::::::::::::::::::::
1. 請問您對< 藝術之價值不在於其符合客觀之真實與否,它本身自有其價值的判準。>
這個觀點有何不同的意見? 如果有人寫或演你的故事與事實不符合時, 你會接受上面的想法去諒解嗎? 或是要找他們理論破壞了自己的形象?
2. 您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可能性嗎? 您對求雨這件事有何特殊的經驗或看法呢?
3. 你相信共同的祈禱力量能創造奇蹟嗎? 請分析原因看看
|
|